研究会动态
唐宋时期安徽茶文化
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 丁以寿
安徽人杰地灵,名茶荟萃。安徽茶文化源远流长、绚丽多姿,是中华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一、名茶辈出,万国来求
(一)歙州茶
歙州方茶,“制置精好,不杂木叶,自梁、宋、幽、并间,人皆尚之。赋税所入,商贾所赍,数千里不绝于道路。其先春含膏,亦在顾渚茶品之亚列。”(唐·杨华《膳夫经手录》)歙州方茶制置精好,先春含膏茶可与大唐第一贡茶顾渚紫笋茶媲美,河南、河北、山东、山西等地尤其喜欢。在到歙州的数千里路上,到歙州买茶的大小茶商络绎不绝。
唐咸通三年(862年),歙州司马张途在《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》中记载当时祁门茶叶生产的盛况:“山且植茗,高下无遗土,千里之内,业于茶者七八矣。由是给衣食、供赋役,悉恃此。祁之茗,色黄而香,贾客咸议,逾于诸方。每岁二三月,赍银缗缯素求市将货他郡者,摩肩接迹而至。”(《全唐文》第九册,8430)祁门境内遍山植茶,以茶为业者达十之七八,衣食、赋役全仰仗茶叶。由于祁门茶叶“逾于诸方”,所以每年新茶上市之际,全国各地商人闻风而动,“摩肩接迹而至”。
在唐代,歙州是中国最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,茶叶产量大、品质优。歙州茶不及销往北方广大地区,而且远销国外,形成了“浮梁歙州,万国来求”(《敦煌变文集·茶酒论》)的空前盛况。《茶酒论》的作者王敷生平不详,但敦煌此卷抄写于北宋开宝三年。因此,“万国来求”的盛况不会晚于五代形成。
(二)舒州茶
“舒州天柱茶,虽不峻拔遒劲,亦甚甘香芳美,良可重也。”(唐·杨华《膳夫经手录》)
“昔有人授舒州牧。李德裕谓之曰:‘到彼郡日,天柱峰茶,可惠三角。’其人献之数十斤,李不受,退还。明年罢郡,用意精求,获数角,投之。德裕阅而受曰:‘此茶可以消酒食毒。’乃命烹一瓯,沃于肉食,内以银合闭之。诘旦因视,其肉已化为水。众服其广识。”(《玉泉子》)
天柱茶不仅甘香芳美,而且可以消酒食毒,颇受当时士人看重,也引得诗人的赞美。唐·秦韬玉《采茶歌》:“天柱香芽露香发,烂研瑟瑟穿荻篾。太守怜才寄野人,山童碾破团团月。倚云便酌泉声煮,兽炭潜然虬珠吐。看着晴天早日明,鼎中飒飒筛风雨。老翠看尘下才塾,搅时绕箸天云绿。耽书祸酒两多情,坐对闽瓯睡先足。洗我心中幽思情,鬼神应愁歌欲成。”唐·薛能《谢刘相寄天柱茶》:“两串春团敌夜光,名题天柱印维扬。偷嫌曼倩桃无味,捣觉嫦娥药不香。惜恐被分缘利市,尽应难觅为供堂。粗官寄与真抛却,赖有诗情合得尝。”唐·齐己《咏茶十二韵》“研通天柱响,摘绕蜀山明。”
(三)宣州茶
“宣州鸭山茶,亦天柱之亚也。”(唐·杨华《膳夫经手录》)。“宣城县有丫山,小方饼,横铺茗芽装面。其山东为朝日所烛,号曰阳坡,其茶最胜。太守常荐于京洛人士,题曰‘丫山阳坡横纹茶’。”(五代·毛文锡《茶谱》)“吴僧漫说鸦山好,蜀叟休夸鸟觜香。”(唐·郑谷《峡中尝茶》)“鸦山著于吴歙。”(宋·叶清臣《述煮茶小品》)“横纹出自阳坡”(宋·吴淑《茶赋》)“昔观唐人诗,茶咏鸦山嘉。鸦衔茶子生,遂同山名鸦。重以初枪旗,采之穿烟霞。江南虽盛产,处处无此茶。纤嫩如雀舌,煎烹比露芽。竞收青蒻焙,不重漉酒纱……”(宋·梅尧臣《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》)宣州鸭山茶可与舒州天柱茶并列,唐宋时期名重一时,风靡江南,远传京洛。
由宋·宋痒《赐知广德军龚会元进先春茶敕书》(《全宋文》第10册)、宋·欧阳修《赐知舒州齐廓进新茶并知广德军浦延熙进先春茶敕书》(欧阳文忠公集)卷86)可知,广德先春茶与舒州茶一起在北宋曾作为贡茶,其影响由此可见一斑。
(四)寿州茶
记载:“风俗贵茶,茶之名品益众。……寿州有霍山之黄芽” (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)
“舒城太湖,买婢买奴”(《敦煌变文集·茶酒论》)
(五)池州茶
南宋周必大遍游九华,“僧祖瑛独居塔院,献土产茶,味敌北苑。”(《九华山录》)建州北苑龙凤团茶为宋代第一名茶,周必大在品尝九华茶后,认为可以与北苑茶媲美。
南宋诗人陈岩的《九华诗集》“金地茶”谓:“瘦茎尖叶带余馨,细爵能令困自醒。一段山间奇绝事,会须添入品茶经。”九华山金地茶,瘦茎尖叶,相传始于相金地藏在九华山的种植、加工。
唐·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卷六“饮茶”记载:“自邹、齐、沧、棣,渐至京邑城市,多开店铺,煎茶卖之,不问道俗,投钱取饮。其茶自江淮而来,舟车相继,所在山积,色额甚多。”
封演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中进士,主要活动在唐代宗、德宗朝。江南、淮南是唐代茶叶的主要产地,安徽更是主要茶区。
早在中唐,皖茶不仅风行大江南北,而且流于塞外。建中二年(781年),常鲁出使吐蕃,烹茶帐中。吐蕃王赞普问道:这是什么?常鲁回答:这是去闷解渴的茶。赞普说:我也有茶。遂取来若干茶说:“此寿州者,此舒州者,此顾渚者,此蕲门者,此昌明者,此灉湖者。”(唐·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下))唐代流入藏区的就有安徽寿州之霍山黄芽和舒州之潜山天柱茶。
唐宋时期,安徽已形成了皖南、皖西两大茶区,遍及今天黄山、宣城、池州、安庆、六安各地,是中国主要茶区之一。
二、名器佳泉,茶道大行
“碗,……寿州、洪州次”,“寿州瓷黄,茶色紫。”(唐·陆羽《茶经·四之器》)寿州窑虽比不上越窑和邢窑,但也是唐代名窑之一。所产茶碗,虽非上等,也颇适用。
“舒铁如金之鼎,越泥似玉之瓯。”(唐·顾况《茶赋》)“龙舒有良匠,铸此佳样成。”(唐·皮日休《茶鼎》中唐顾况和晚唐皮日休对舒城所制煮水风炉倍加赞赏,与越窑茶碗并称当世第一。
唐·张又新在《煎茶水记》中记载,陆羽评“庐州龙池山岭水第十”,即天下第十泉。
“浮槎与龙池山皆在庐州界中,较其水味,不及浮槎远甚。而又新所记,以龙池为第十,浮槎之水,弃而不录,以此知其失多矣。”(宋·欧阳修《浮槎山水记》)欧阳修却认为庐州慎县浮槎山泉远胜龙池山岭水。
“浮槎山在庐州慎县,其上有泉,其味与无锡惠山水不相上下。……余甚爱山泉,而浮槎水特佳。”(宋·欧阳修《浮槎寺八纪诗》跋)僧皎作《浮槎寺八纪诗》纪浮槎八事,亦无关于浮槎水,欧阳修乃有感而发。欧阳修甚至认为庐州浮槎山泉与天下第二泉的无锡惠山水不相上下。
约撰于八世纪末的封演《封氏闻见记》卷六“饮茶”条载:“楚人陆鸿渐为茶论,说茶之功效,并煎茶炙茶之法,造茶具二十四事,以都统笼贮之。远近倾慕,好事者家藏一副。有常伯熊者,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,于是茶道大行,王公朝士无不饮者。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,至临淮县馆,或言伯熊善茶者,李公请为之。伯熊著黄被衫、乌纱帽,手执茶器,口通茶名,区分指点,左右刮目。……”
常伯熊,与陆羽同时代,生平事迹不详,从其“著黄被衫、乌纱帽”的装束来看,似乎为道士。
事情发生在临淮县馆,即县驿站。临淮县在唐代宗时是泗州州治所在。泗州辖临淮、涟水、徐城、下邳、宿迁、虹县等六县,在今淮河下游以北安徽江苏交界一带。常伯熊抑或是临淮县人?抑或是临淮周边县人?“长安四年分徐城南界两乡于沙塾村置临淮县,南临淮水,西枕汴河。”(李吉甫《元和郡县图志》)汴河是大运河通济渠东段的通称,东南入淮河。临淮县当在淮河以北、汴河以东的区域,相当于今天的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县一带。
李季卿宣慰江南是在唐代宗广德二年(764年),其时陆羽在《茶记》的基础上修改而完成了《茶论》,常伯熊又对《茶论》进行了润色修改,使得《茶论》广为流传,“于是茶道大行”。他不仅从理论上对陆羽《茶论》(《茶经》的前身)进行了广泛的润色,而且擅长实践,娴熟茶艺,是中华煎茶道的开拓者之一。
唐宋时期,安徽境内不仅有名茶,更有名器——舒鼎寿瓯,名泉——龙池、浮槎,因而造就了茶道文化,涌现除了中国最早的茶艺表演大师——常伯熊。
- 上一条: 提升徽茶文化软实力,促进徽茶产
- 下一条: 关于茶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